今天,國務院正式批覆《洞庭湖生態經濟區規劃》,標志著洞庭湖地區的開發正式上升為國家發展戰略。批覆指出,推動洞庭湖生態經濟區建設,是深入實施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戰略的重大舉措,對於探索大湖流域以生態文明建設引領經濟社會全面發展新路徑,促進長江中游城市群一體化發展和長江全流域開發開放具有重要意義。要求湖南、湖北兩省及國務院有關部門把洞庭湖生態經濟區建成“更加秀美富饒的大湖經濟區”。(4月23日《湖南日報》)
  “天上雲波水裡霞,八百裡洞庭我的家”,廣袤的洞庭湖孕育了舉世矚目的湖湘文化,也養活了無數湖湘兒女。而今國家正式批覆《洞庭湖生態經濟區規劃》,將洞庭湖地區開發正式上升為國家發展戰略,這不僅有利於武漢城市圈和長株潭城市圈的融合,更是對“中三角”戰略的推動,甚至對於探索大湖流域以生態文明建設引領經濟社會全面發展新路徑、促進長江中游城市群一體化發展和長江全流域開發開放來說,也都是一個天大的利好。
  但《洞庭湖生態經濟區規劃》雖然出台,如何落實這一宏偉藍圖就成了事情能否成功的關鍵。這個問題其實很好理解,就是“吼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再怎麼叫嚷若是沒有落實也是白搭,沒有任何效果,反映在洞庭湖生態經濟區建設中也是如此。而可想而知,要實現這一宏偉藍圖,要建設好一個面積6.05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多達2200萬的大湖經濟區,就絕對離不開各個領域的緊密合作,離不開數萬萬民眾的扎實工作、真抓實幹。
  其實,看似問題千頭萬緒,抽絲剝繭之後,脈絡也甚為清晰。首先來說,要建設好洞庭湖生態經濟區就應加快解決血吸蟲病、城鄉飲水安全等突出民生問題。這是因為,“綠水青山枉自多,華佗無奈小蟲何!千村薜荔人遺矢,萬戶蕭疏鬼唱歌”,歷史上洞庭湖區漁民曾深受血吸蟲病困擾,湖水被感染成了“毒水”,一些民眾的飲水都成了問題。不過,近年來湖南加大投入,在遏制血吸蟲病方面已取得長足進展,這也是眾所目睹的事實。如今藉著洞庭湖生態經濟區設立的春風,我們更應再接再厲,在最大程度上解決這一困擾湖南發展的頑疾,讓民眾真真正正感受到發展帶來的紅利。
  加快提升區域整體實力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也是建設洞庭湖生態經濟區的必要因子。先來看一個客觀事實,就是洞庭湖生態經濟區雖然地域寬廣,礦產資源豐富,但經濟發展水平卻差強人意,2011年地區生產總值甚至僅有5964.9億元。並且,整個區域內,廣大社會成員的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長同公共產品短缺、基本公共服務不到位的問題也日益成為突出的階段性矛盾。這一樁樁一件件,都倒逼著我們要將加快提升區域整體實力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作為建設洞庭湖生態經濟區的緊迫任務。
  當然,要建設好洞庭湖生態經濟區,就不能忘記城鎮化這一“法寶”。因為加快城鎮化建設,讓更多的農民實現身份、職業和觀念的全新轉換,能夠有效縮小社會成員在財富分配、發展機會、享受公共服務等方面的差距,進而實現共同富裕,對此恐怕任何人都不會懷疑。從這個角度來說,加快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不僅能讓處於洞庭湖生態經濟區的瀟湘人民享受現代城市文明,甚至還能提高其收入水平,早日實現“小康湖南”,怎不值得我們傾力而為?
  不僅如此,加快推動發展方式轉變,更可謂洞庭湖生態經濟區建設的重中之重。長期以來,我國經濟發展一直遵循比較優勢理論,走低成本、低價格的路線,這儘管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卻使得資源、環境承受著巨大壓力。對此湖南省委書記徐守盛就曾多次強調過:“不能要帶血的GDP”。而今洞庭湖生態經濟區已經獲批,我們更應踐行綠色發展理念,著力推動發展方式轉變,即主要通過科技進步和創新,在優化結構、提高效益和降低能耗、保護環境的基礎上,實現包括速度質量效益相協調、投資消費出口相協調、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相協調在內的全面協調,真正做到又好又快的發展。
  總而言之,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開局之年,在國家批覆《洞庭湖生態經濟區規劃》勾畫出“大湖藍圖”之際,若我們能實現“四個加快”,即加快解決血吸蟲病與城鄉飲水安全等突出民生問題、加快提升區域整體實力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加快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加快推動發展方式轉變,著力構建和諧人水新關係、現代產業新格局、統籌城鄉新福地、合作發展新平臺,就必能實現洞庭湖區經濟社會與生態文明全面發展,把洞庭湖生態經濟區建成“更加秀美富饒的大湖經濟區”,為“中國夢”湖南篇章的實現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文/雪花飄  (原標題:“四個加快”明確大湖經濟區發展新路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e81vewss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